Skip to content

那些满足幻想的形象

二〇二〇年一月十八日,星期六

想写这个话题是因为最近重温了童年时动漫《犬夜叉》的剧情,发现当时对桔梗的喜欢现在还记忆犹新。这让我试图去回忆其他我喜欢过的(艺术)形象,有些是迷恋,有些则是崇拜。将他们按照时间顺序列出来是十分有趣的,有利于我了解自己以及自我成长的历程。到最后发现记忆都模糊了,喜欢的原因都忘记了,唯一记得的就是自己喜欢它们。这也许也是一个人类幸福的秘密吧:感情形成后可以淡化掉原因与动机,进而变成一个独特的存在。

童年时期

一二年级

童年住在外婆家里,没怎么能够接触外界信息,因为电视能够流畅播放的只有 CCTV-1、CCTV-7 和江西卫视了。~~写到这里,忍不住多添加细节,有写自传的冲动;写都写了,管那么多干嘛!~~电视剧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神雕侠侣》和《小鱼儿与花无缺》,谈不上对主角有很强烈的喜欢;只是我看的武侠剧很多都是谢霆锋在主演,因而脸熟。这些电视剧作品让我知道了平时生活根本不会遇到的词汇,比如假惺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等等,当然也有做爱这种词汇。不过直到五年级再次翻阅词典我才明白这个词的意义,到了六年级发现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见过这个偏僻词。不得不提字典有时候真的塑造了我的世界观,有次我看到英文单词 rape 的造句中有个“AV 会表现对女性的歧视和煽动强奸犯罪”,这个观点之后就成了我的主要看法了。而且毕竟那时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完善,我们想看到的是什么,就会看到什么。

倒是对《神雕侠侣》的主题曲《江湖笑》特别喜欢,可能小孩子都喜欢跟着唱歌吧。我记得有一次表演我唱这首歌,不知不觉闭上了眼睛。这时我同学发现了我闭着眼睛就笑了起来,我认为他们在嘲讽我就没有再唱下去了。那之后老师问我为什么不唱下去了,我讲出原因后老师却说:你唱得多好啊,还那么投入。但是那之后,我确实再也不相信自己能够唱好歌了,并害怕尝试。

六七年级

这时期接触的作品趣味比较低级,其中《邻家有女初长成》算是我看的第一部低级趣味小说了,后面还看了很多类似的,直至眼睛近视、审美疲劳后我终于没看了。(没错,我的近视是低俗电子书与长期看电视剧导致的。个中原因我也清楚:对新的家庭生活不适应,不在外公外婆身边失去感情寄托以至于精神生活都变得十分空虚。我虽有悔恨但也毫无办法,虽缺乏管教但是没沾染赌博实属万幸,因为我当时确实在试图用一种零和博弈来研究老虎机转盘的规律。)玄幻类、都市类以及历史穿越小说,题材大多重复,男主角充当种马,周围全是轻易被男主追上的女性角色;我也是在中学看了足够多才看出其中的剧情套路。

上面那部小说我读完的时候差不多能够从头至尾复述剧情,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确实给朋友复述过。这么说我当时崇拜的就是这样的种马,不劳而获以及全靠运气并在人生之路上各种开挂。

还好这种低级趣味没能阻止我同时喜欢数学,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七八年级

这时候我的寄宿学校在教室里安装了电视机,能够收看的节目也是多得难以想象。当时每天晚饭后都奔到四年级教室那里去看《犬夜叉》。这个动漫是别人在一个点播电视台点播的,小学生初中生齐聚一堂、全神贯注,直到某天校方不让我们(四年级学生)自己打开电视机。

当时特别喜欢桔梗这个角色,仿佛直接被她的气质给抓住了,用头像什么的首选她了。同时特别喜欢的角色还有杀生丸。记得有次在大学图书馆拾到了一个杀生丸形象的书签,特别喜欢地保存了很久直至它不知去向。当时喜欢她的原因真的记不起来了,这就是所谓的“单纯的喜欢”?

九年级

这一时期值得一提的是一本玄幻小说《山海经密码》。它已经不是种马情节了,其中包含着真正意义上的爱情与友情描写。作者是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的,甚至在书中开辟一个章节写史诗。虽然没有被史诗内容感动,但是被作者的勇气感动了。主人公有莘不破经历的冒险、爱情与友情在我现在看来都是十分有趣味的,这部作品在玄幻小说中算是别具一格了,超越了当时的网络创作水准。

高中时期

高一年级

自从知道了音乐 Tai 这个网站后,我就看大量的 MV。以我现在的挑剔眼光来看,这其实在音乐欣赏方面上是毫无建树的。

期间迷恋韩国女星金泫雅,对其他女团组合也会看看。当时韩国的舞蹈令我大开眼界,很多表演确实称得上是性感。但是到后来就显得不那么具有吸引力了,因为很多作品舞蹈或剧情设计得缺乏创意,而且似乎认为穿得少就是性感——这完全是条错误的路线,或者只是因为我不再是她们的受众了。现在,我算是彻底对 MV 失去兴趣了。

高二年级

因暗恋某人(我现在不确定是暗恋了)而接触《秦时明月》系列,真正喜欢的是《天行九歌》篇,我几乎每期都会及时看,高考前的那一个集也照看不误。至于我在高中是怎么看的这些视频,我只能透露黑客精神这四个字了。

《天行九歌》追了很久,我是去年年底才决定把它彻底放下的(主要是停更了)。比较喜欢里面卫庄这个角色,现在用发带把头发扎起来也是学习他。曾经一度觉得自己和他是同一类人,拥有非凡的实力和远大的抱负,后来发现是我自负了。

本着黑客精神,我在高中还看了《五十度灰》,被男主角的帅气折服。这部剧彻底地影响了我的穿衣品味,从此我特爱黑白搭配风。这种偏好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对男主风度的认可与迷恋。

高三年级

终于可以正经地谈论数学了。在高中图书馆读完了《数学:爱+恨》,里面比较详尽地介绍了伽罗瓦、布尔巴基与格洛腾迪克等人物的生平经历。从那之后我便开始了对他们的深深崇拜,这股热情直接决定了我现在研读基础数学。对他们的认同在内心一直驱使着我前进,给我以理想主义的激励。

当时还看了像《人生的意义》之类的书籍,它对我起着哲学启蒙的作用。

到了大学

大一

上学期我在计算机学院学习,沉迷学习已经够我忙活了。下学期转到了数学系,由于过于优秀与自负而变得容易孤独。于是开始了阅读周国平,因为印象中他说话风格比较文艺。但是很快就发现他的散文思想境界是不能够满足我的,进而开始阅读尼采。

对尼采的崇拜改变了我的大学生活。大学生活比较宽松,数学专业课堂讲授的内容对我来说总是显得深度不够因为这些东西自学就可以弄懂了。对尼采的(的智慧)崇拜充实了我的阅读,要是没有他我可能会培养出其他的趣味,那时我的人生也许就不像现在这般清晰了吧。人类是有好奇并思考的天性的,无奈总是有人放弃这个宝贵的特性。

之后

之后对哲学家或一些心理学家的部分崇拜依旧存在,但是我已经有在认真地阅读哲学或者数学了。那些占据心灵的(艺术)形象的细节都逝去了,也可以开始思考曾经的这些迷恋或崇拜。哲学与数学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与生活习惯。

不管我是否记录它们,这些形象在不同的时期满足着我不同的需求,塑造着我的精神世界与审美倾向。关于迷恋,我无法做出更多评论,受潮流或好奇心的影响很大。性欲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很难界定,我自己关于性的主动思考至少是高中之后的事情了,而在这之前的迷恋有多大程度上算是性幻想我无法确定。关于崇拜,看起来如同“英雄之旅”:我曾祈求被赐予力量,最后发现力量只能来自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