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内省错误

二〇一八年二月十八日,星期日,

在这里来谈论在一系列错误处停留的感受,以此来减轻心中的内疚与惭愧。

对非理性的误解。这一误解是最先涌入脑海的,它的准确定义无法提供,但是从语言哲学的观点得以一瞥;但是现在明白它不是什么,它不是在论述中对推断内容的省略。这一错误很直白、简单,甚至让人觉得不可能犯,但是它客观存在于我的很多讨论之中,是对非理性彻底的误解——尽管非理性时常表现为没有演绎推理。

哲学立场问题。以前怀有一个错误的看法,认为立场问题无关宏旨;所以总是放弃对自身观点的辩白,甚至经常使用消极暗示的词汇。现在看来,大多数指责是难以验证的。一系列消极词汇的引入会给个体的思考过程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个算得上是真正的非理性思维了),对立场的辩白是十分必要的。这类词汇有:绝对虚无、情绪体验、验证空虚,它们已经在我最近的表述中十分频繁了,应当避免再次使用。

对经验原则的蔑视。最近时常违背了耗费心力、来之不易的经验原则,这是我要反思的中心话题。关于经验原则,我认为,承诺行为本身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经验原则;这样看待的原因或许是因为经验原则一旦固定就如同对自身的一次承诺行为一样。谈及蔑视,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经验原则本身的怀疑,我不可避免地怀疑经验原则的持久性,这一点与我思想深处就真理观念而言的空缺是由极大关系的。这或许来自于视角主义强加的束缚,当我用“视角”来贬低某种思考的地位的时候,同时也就贬低了自身思考的意义本身。视角是对人类自身极大的束缚,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个束缚就坠入了虚无主义,当然尼采的“权力意志”提出了一种超越该束缚的可能。在这里,我们需要重新肯定经验原则的价值,肯定它在保持主体效用方面无可替代的作用。对经验原则的应用要求我们去时常回忆这一原则的来源,这样也唯有这样我们才有机会给出真正意义上的修正并且使之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而不是虚无地肆意篡改。另一方面,则是对承诺这一行为本身的怀疑。尼采提出对道德的重建,超越善恶的彼岸;我深刻误解了他的含义。我在废弃道德束缚的同时却对大多数事物保持旧有的道德评判,但这样尚不足以引起错误;真正的错误在于放弃了对这一事物背后的哲学思辨。由此可见,我深深陷入道德的束缚(超越这束缚才是尼采的本意,我可谓是南辕北辙了)。因为道德观念的“值得被打破”而去毁坏它们,但是不留下哲学的思辨来拯救行为的意义,我又一次陷入了虚无。对承诺行为的判断可以清晰地看出我上述错误的形态。我使用粗鲁的方式毁坏承诺行为的道德评判价值,但是却固执于这已经残缺(由我破坏)的道德标准,将承诺行为抛向了虚无。而今天这次关于这一问题的反思称得上是在破坏道德评价之后的一次哲学思辨的拯救,它从另一个角度(即经验原则角度)对承诺行为给予了肯定。在这里,“回忆原则的来源”对应于清晰明白承诺行为的原因、出发点。

对理性扭曲的执着。在这里,我不能够直截了当地去否定理性的作用,因为理性在流俗的理解之中与哲学紧密相连;而根据流俗的理性认知,试图批判自身的思辨在原理上不值得拥有意义。这是由对非理性的误解所引起的,具体内容尚有待廓清。但是它的表现是十分显著的——我直到今天才开始《内省错误》。在对理性扭曲的执着中,写作成为了一种鸦片,深刻毒害了我自己。

在这一系列的错误干扰下,我开始了强烈的自我怀疑。

写在末尾的话:“他热爱哲学”整句话中我最看好的字是“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