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博学笃志-追求卓越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星期二
周立伟

一个青年研究生在跨入研究生院大门时,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开始了。如何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呢?大多数研究生会想着今后自己的学习课程、选题、撰写学位论文和答辩,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等等,这是很自然的。我的看法是,结果重要,但远不如过程更重要。在攻读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过程中,一个研究生所经受的思想、精神甚至肉体上的考验,研究探索中经历的失败、成功以及意志品质的锻炼,对于他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是至关重要的。我衷心希望青年研究生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在研究生阶段遇到的种种问题,在“做学问中学做人,做人中学做学问”中经受考验和磨炼,使自己在为人和为学两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和长进,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1]

20 世纪 60 年代,我在前苏联留学时曾当过研究生。1978 年以来,我也带了不少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无论是为人徒或为人师,我都有一些亲身的体会。这里我把自己在这方面的思考凑成 12 条忠告和建议,献给研究生同学们,以供参考。

一、志向要大,立足要实际

志向要大是指追求卓越,不甘于平庸。每一个进人研究生院大门的人,在志向上要有这样的抱负:在探索科技的道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和贡献;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有了这样的志向,就不会满足已取得的成绩,就会继续前进,并勇于克服前进路上艰难险阻,努力攀登新的高峰。

志向要大并不是一心想得什么科学奖项和荣誉,而是想着为人类、为祖国作贡献,不辜负人民的培养和期望。奖项和荣誉是国家和人民对你的成绩和贡献的承认,那是以后的事。20 世纪有好几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如居里夫人、薛定锷、德布罗意、海森堡、巴索夫等都是博士研究生出身,他们都是在博士生学习期间站在当时物理学的前沿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居里夫人研究镭的放射性、薛定锷研究波动力学、德布罗意研究物质波、海森堡研究测不准原理、巴索夫研究光的受激辐射理论。他们都有远大的抱负,但当时并没有想到以后会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成就和他们追求真理执着的精神,为以后的研究生作出了榜样,使稍有所得便欣喜不已的我辈学子为之汗颜。

志向要大,但立足要实际,目标要实在。研究生的学习时间有限,故在选题时弄清自己探索的方向,既要考虑题目的先进性和前沿性,又要全面衡量自己的能力,准确估计目标的距离。这里方向最重要,就像打高尔夫球一样,方向偏了,目标更远了。因此,在认准方向的前提下,实事求是估计自己的力量,提出切实可行的、实实在在的目标。

志向要大,但不要鄙薄做小事、拒绝做小事。科学研究中许多实际的事、具体的事,看起来都是琐碎小事,但要把做每件事都作为学习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居里夫人当年在一间极为简陋的房子里开始提 炼镭的工作,她从 400 吨铀沥青矿物、200 吨化学药品、800 吨水中提炼镭。一点一点的分离、测量、提纯,最后终于从 400 吨矿石中提炼出了一克镭。她每天都重复着非常枯燥乏味工作,付出了多大的劳动啊!获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的克里斯蒂安·努斯卡因—伍尔哈德女士研究果蝇的基因变化,20 年如一日,观察、研究的果蝇达 2 万只。这两个女性把握了正确的方向,但从不拒绝做小事,成为科学家的典范。要记住,大事是由小事积累起来的。

二、要学位,更要追求学问

学问和学位,从道理上说,人人都明白是学问重要了。学问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的学识素质和修养,学位是一个人接受知识程度的外显标志。学位表示所受到的学术上的训练,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获得者本人所具备的理论基础知识、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社会上的世俗见解大都是把具有博士学位的人等同于有学问、有高学术水平的人或者有很强科学研究能力的人,这实际是一种误解。当然,多数拥有学位的人还是有学问和能力的。但是,学问与学位就像内容和形式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有人学问高并无学位,也有人空有学位头衔和学历而并无实际的学问和能力。我认为,学问和学位并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通常,学问做好了,学位自然就得到了。但得学位易,求得真有学问难。真正的求学问的人,以追求知识、追求学问为理念。他们研究科学的动机和原动力,是他们对求知、求真理的内在兴趣,而不是外在的名和利。当今的研究生渴求获得学位的愿望可以理解,以“职业”和“饭碗”为求学动机也无可厚非;但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研究生而言,也不可规避自己的历史责任和义务,总不能把寻求职业、饭碗作为求学的惟一或主要的目的。国家和人民的期望都很高,研究生应该有一个崇高的追求。何况追求学问、追求超越世俗功利之上的理想与解决生计的“谋食”并不是绝对矛盾的。我希望每个博士生扪心自问一下:读研究生到底是为了什么?追求卓越,还是甘于平庸?

在我读书的年代以及更早的年代,出国留学的青年学子中,很多人抱着科学救国、科学报国的远大理想,求真的学问,并不把学位看得很重。我所认识的王大珩院士就是一个求学问重于求学位的光辉例子。1942 年,他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获得了硕士学位。正好伯明翰昌司 (Chance)玻璃公司招人,为有机会体验光学玻璃的研制过程,接触到最前沿的关键技术,并想到这是国家未来发展极为需要的工艺技术,大珩先生毅然放弃已被英国谢菲尔德大学(Sheffield University)录取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受聘昌司玻璃公司,任研究实验部物理师,从而学到了真实的本领。1948 年 5 月他回到了祖国,1953 年 12 月,在长春仪器馆,他和龚祖同先生共同努力,运用在英国学到的技术和经验,为新中国成功熔炼出第一炉光学玻璃。

我衷心希望,研究生们在学习期间,重视研究学问,获取真的知识,摆正做人、求学问、得学位的关系,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学问,J 心怀一个崇高的目标,名副其实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对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要多与指导教师交流

当研究生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学习主要靠自己,指导教师的作用应是第二位,甚至是第三、第四位的。尽管如此,在学习期间,与指导教师经常交流还是十分重要的。研究生从交流中向指导教师学习,学习老师是如何思考问题的,如何深入研究的,如何撰写论文的,如何治学的,等等。因此,判断师生之间关系是否融洽、培养是否收到成效、教师是否称职、学生是否努力的一个重要要素就是师生之间能否经常交流。

一般说来,指导教师作为一个科学家不会把自己尚在酝酿的科学思想(创见、想法、念头)特别是一些关键诀窍(无论是对的或是错的)告诉外人,特别是同行。他 (她)一般不会与同行谈细节,但对自己指导的研究生通常不会保守,会原原本本地将细微末节告诉自己的学生。这就是师生与非师生之间的差别。研究生一定要主动把自己的研究心得与进展、存在问题和想法(哪怕是一闪念,一个思想火花)告诉自己的指导教师,有时也要向指导教师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表明自己并非等闲之辈,使他对自己刮目相看,会把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你。在与指导教师会见谈问题时,一定要先有一些准备,要敢于谈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指导教师也许会从你的见解、看法甚至一个思想火花得到启发,抓住你的“好想法”,告诉你应该如何做下去,哪里可能开辟出通往巅峰的途径。指导教师也常常会把自己的科学思想、想法、建议和批评坦诚告诉你。研究生最好记下老师的谈话特别是建议和意见,回去后仔细体会。

在师生交流方面,丹麦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诺贝尔奖获得者尼尔斯·波耳和他的学生是一个范例。尼尔斯·波耳经常在一上班时就会告诉学生们他昨天思考的一些“想法”,一说出来,发现其中十有八九是胡思乱想,或实现不了的。但他不怕学生们笑话他,这样学生们也敢于向他表达自己的想法。

应该指出,向指导教师请教,不要企求指导教师会帮助解答很具体的问题。文献中有许多问题,特别是公式,即使水平很高的指导教师也不一定能解答或立即推导出来。这些问题不应属于指导教师为你解答的范围,而应是自己设法弄清楚的。这也是做一个大学生与当一个研究生之间的一个差别。

在我国,通常并不由研究生自己选择指导教师。因此,研究生要做好各种各样的思想准备,因为你可能会遇到不是你想像中的导师。你遇到的可能是一个管得很少甚至不管的导师,也可能是一个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很差的导师。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劝你也不必沮丧,也不要怨天尤人,因为学习主要靠自己。一定要振作起来,自己创造条件,自己把握方向,自己解决问题。有这样遭遇的学生,无论在业务学习上或是在思想心理素质上将受到很大的锻炼和考验,而这样拼搏出来的学生也许会更为出色和优秀。

四、要读经典著作和做笔记

读书一定要精读几部本学科现代的经典著作,这是我关于读书的第一个建议。在大学阶段,我们获得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接受了科学的基本训练,但这是初步的,仅打下了一个基础。到研究生阶段,我们要尽可能对本学科领域作全面、深入的了解,根基愈宽阔,则将来可致力的范围亦愈广阔。

牛顿说:“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是学术研究的真谛。科学是有继承性的。今天是从昨天过来的,无论科学进步如何快,历史是割不断的。当我们研究一门学问向上攀登时,就必须对前人的工作进行研究,弄清楚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理论、他们科学研究的过程,了解他们遇到的困难、他们受到的种种局限。如果把这些情况研究得一清二楚了,你就能创造自己的东西了。“传承拓新”,这是科学研究的一个普遍规律。

每一门学科都有一些重要的代表性的著作(包括一些重要文献和教材),我把它称为经典著作,这是学术大师或博学者对本学科学问的系统总结,它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反映了著者本人或当代科学学派的创造性思想以及这一学科的最新成就。我认为,读现代的经典著作是研究生攀登这一门学科的最好的阶梯和捷径。在初学阶段,不妨先阅读一些优秀教材,对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使自己进入这一学科领域。

读书时,精读还必须与泛读相结合。我们研究学问时,就必须查阅和浏览大量有关的文献,做到对研究的问题有精细和全面的了解。我向博士生们建议,在博士生学习的第一阶段结束时,应对所研究的问题、自己读书中思考的问题写一个文献评述(hterature survey or review)。这个文献评述并不单纯是国内外文献的罗列,而是一篇包含自己见解、具有评论性质的文章,最好它能达到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水平。这可以说是研究生进入科学大门后第一个极好的锻炼。

我的第二个建议是读书要做笔记,记笔记有三大优点:

  1. 一是记笔记有助于对学习内容的深入理解,促使自己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使自己头脑中模糊的东西变得清晰起来,零乱的东西变得有条理起来,隐藏着的认识显露出来。
  2. 二是记笔记有助于巩固记忆,通过做笔记,思维经过加工整理,头脑里形 成了系统的思路和表达形式,因而不易遗忘。
  3. 三是记笔记还能促进“运用之秒,存乎一心”的创新意识,长年累月的积累,思维能变得日益敏捷,到写文章时便能信手拈来了

五、要怀抱做学问的兴趣和热情

一个优秀的科学家,最基本的品格有两条:对科学的热爱和难以满足的好奇心。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科学家的兴趣和热情。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是创造新知识的工作,研究者只有对科学研究怀抱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成果。“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不热爱自己的工作,不爱到人迷的程度,是不可能有成就的。科学家的兴趣各种各样,选择课题,既要从全局考虑,又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就个人来说,有的人长于实验,有的人长于理论,有的人长于综合,有自己个人的兴趣。从国家社会需要以及科技发展的角度来说,迫切需要解决与此相关的实际问题、理论问题、热门问题、前沿问题,这就要求科学研究人员从大局的需要考虑。一般说来,这两者并不是排斥的、冲突的,把两者结合起来于自己有特长的事是有利于科学研究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兴趣是人门的最好老师,只有学习你喜欢的内容,才能找到学习上的感觉,激发起学习的热情,钻研下去,才能出成绩。但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如对某一门学科尚未入门,对课题一无所知,开始自然是很难产生强烈的兴趣。但一旦选择了这一课题,便要强使自己尽可能获得较广阔的基础。当对这一领域有了较深的了解,便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的兴趣。当然,如果真是对此课题的研究确实不感兴趣,感到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或者是没有科学的热情,或者是后悔自己的选择,那么,还是放弃为好。我觉得,没有科学的热情比没有科学的能力更可怕。

科学是相当枯燥的事业,科学家需要日以继夜地思考、试验和摸索,需要从一次次的失败中总结教训,屡败屡战。许多科学家经年累月地用功,皓首穷思,在旁人看来,这实在太苦了,这也许是世界上最枯燥无味的事。但是,科学家乐在其中,他对科学的热情使他深入到这个未知世界中;他摸索着前进,感到特别快乐;他的快乐别人无法体会。特别是他偶有顿悟,抓住机遇,发现事物的奥秘时,他会觉得他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了。

六、要把思考变成自己的习惯和爱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论语上的两句非常有哲理的话。古往今来,万千学子都把这两句话当作治学的座右铭,勉励自己,警示自己。依我的理解,学习与思考,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学而不思,如食而不化,唯书本和前人之意见是从,虽满腹经纶,也难有创新。思而不学,如无水之源,无知识的积累和新知识的吸收补充,虽有智慧之库,也将日见枯竭。圣人对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理解多深刻啊!

人类已经积累下来的、经过实践考验的科学知识和文化,是我们要继承的宝贵财富和遗产。尽管如此,我还是赞同“书和文献”不可尽信。若一个研究者,不管对错,把书和文献上所写的都奉为金科玉律,束缚住自己的思想和手脚,那么,书读得再多也是没有用的。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所得的知识去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只有开动脑筋,多联系实际,独立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思考对一个向科学进军的人尤其是研究生更为重要。读书时,每一步都要求扎扎实实,不是人云亦云,而是经常问自己为什么,从不同角度去了解、解释科学现象。进行科学研究,并不能直接从书本中找到答案,而要把它变成活的学问和活的知识。这就要靠人们有意识的思想活动,时时刻刻把问题挂在心上,思考假说(假设、方案)和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有意识的思考活动,正是一个研究生在求学期间最需要培养的品质。

对于研究生来说,重要的是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如果能由习惯变为爱好,从而享受思考的乐趣,那便到达更高的境界了。

七、要以绝对诚实的态度对待科学研究

做学问,最重要的是要有诚实严谨的学风。真正的科学家,他们对科学研究一定是绝对的真诚和诚实,绝无半点虚假。他们永远持着客观的态度和批判、怀疑的习惯,追求知识、追求真理。他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时都遵循社会上一个共同的道德准则——诚信。

当一个研究生,首先需要弄清楚做学问最基本的规范:在撰写学术论文时,必须无保留地说明前人有什么研究成果,他们的发现、他们的观点和他们的成就。在此基础上再谈自己的独到的发现、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结论。文章中绝不能把他人的成果和首创权改头换面地移植,或占为已有,或隐瞒不说自己所参考的重要文献。这些都是作为一个科学人最基本的常识。

研究生在撰写论文时,必须告诫自己,学术欺诈是科学的大敌。所谓学术欺诈包括:抄袭,剽窃,伪造、篡改证据、资料或结果,隐瞒相关证据或资料,故意歪曲资料来源以及把别人的成果(或资料)强行拿来说成是自己的等行为。学术欺诈不仅不能提升自己的声誉,而且还会使自己名誉扫地,甚至身败名裂。

遗憾的是,现在有不少研究生,在撰写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时,特别是援引他人的学术观点或成果时,常常不注明作者和出处,这样便有意或无意地构成对他人权益的侵犯。因此,研究生从入学一开始无论做实验、搞研究、写论文,都要保持严谨的学风,建立起应有的学术规范意识,培养自己对学术研究绝对诚实的态度。这对于今天做学问、明天从事研究工作以及发展自己的事业都是非常重要的。

八、要有自信心,敢于怀疑,敢于质疑权威

在我国的科学教育体系中,重视的是科学的理论和知识的传授,而匮乏的是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其后果是,我们培养的人往往缺乏独立思考、质疑前人的能力,缺乏科学的怀疑和批判精神。“有条理的怀疑论”是默顿提出的学术规范中重要的一条,它阐明了科学的内在精神。它的涵义是:科学的本质特征是可以而且应该被怀疑的,科学不承认教条,科学不承认绝对真理,科学是批判的、革命的,等等。科学吏表明,科学不可能有顶峰,它只是一个永无止境地前进的过程。因此,青年学人要形成敢于质疑、挑战权威、追求真理的意识,树立敢于突破原有假设、原有理论,标新立异的创新思维。

不愿挑战权威是科学研究的大忌。我们的科学论文有不少是跟着别人脚步走,不太敢想也不敢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东西。而有些所谓“创新”,乃是对前人有一点“修正”、“补允”、“改进”而已。不少博土:研究生十分满足自己的结果与权威一致,不敢提自己有突破性的创见(概念、定义和方法)。这跟我国长期的社会传统有关。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论辈分,讲礼教,不“犯上”已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挑战权威、“犯上”被视为对长者、对先人、对老师的大不敬;“标新立异”则被视为大逆不道。按照中国的习俗,权威是不容挑战的,社会也不容许权威被挑战。这种思想依然影响着今天的中国知识分子。我们的教育虽说培育了学生好学谦逊的美德,但带来了胆怯和缺乏自信等副产品。直到现在,我国学术界依然推崇“经验和正宗”的原则,缺少冒险性的改革和探索,甚至因为怕 “犯上”,对权威错误的结论“顶礼膜拜”。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非典”期间,冠状病毒与 SARS 有关是我国军事科学院的一个研究组首先研究出来的,但慑于权威人士作出的结论,国内统一的口径为:SARS 致病源是衣原体,以致“中国科学家失去了一次崭露头角独一无二的机遇”(“Science"语)。

思想最根本的特性是怀疑和批判,最宝贵的是创新。因此,要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无非就是三点:怀疑、批判、创新。首先要崇尚理性怀疑。理性怀疑是指科学不承认绝对的权威和永恒的真理,科学家可以对科学进行自由的质疑和批判。理性怀疑促使科学家时常对经验证据(自己的或他人的)进行先行的检验,不受经验数据的自我欺骗和被动欺骗。批判并不是简单的否定或反对的意思,批判是根据一个准则对某事作判断或评价的思维活动(当然也可以对准则进行批判,从而建立新的准则和规范)。因此,创新并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建立在正确的判断和评价的基础上。

对科学来说,怀疑大概是通向成功的第一步。在思考中进行理性怀疑,质疑权威,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品质。研究生从一开始就要自觉培养自己 这种品质。

九、要学习科学方法和遵行科学规范

科学包括科学的理论、事实、方法、精神,以及科学的价值观。作为一名研究生,必须对科学方法和科学规范有全面的学习和深刻的了解。

科学方法,通常是指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的程序。这个程序往往如下:首先确认了一个问题,收集了尽可能多的、与此相关的信息;其次建议了一个解答(即假说),演绎了由此解答所产生的影响或后果;最后用实验对这些演绎的推论进行了检验,结果是这一假说被接受了、被修正了或被放弃了。这是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但完成这一程序的方法和途径各异,现代科学并没有万无一失、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尽管如此,一些著名科学家仍十分重视科学方法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例如生理学家贝尔纳特别强调科学方法的重要性,他说:“良好的方法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因此,科学中难能可贵的创造性才华,由于方法拙劣可能被削弱,甚至被扼杀;而良好的方法则会增长、促进这种才华。”因此,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要自觉学习前辈们创造的科学哲学、系统科学方法论等理论以及一些具体的科学方法,并把这些理论和方法应用到自己的科学研究实践中来。

我们每一个人在大学与研究生期间学了不少知识,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具体的内容因为不用大都被遗忘了,而在这一过程学到的学习方法、思考方法和科学方法以及基于这些方法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一直伴随着自己。所以我衷心希望研究生们能重视科学方法的锻炼。

其次,科学研究中要遵守学术规范。科学在当代已成为一项社会职业,像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规和规范一样,进行科学研究也有为社会所规定的、大家必须共同遵循的原则和工作方式,即职业道德规范。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必须学习和了解这些规范,因为这套学术(社会)规范形成科学独有的社会精神气质,支配着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的行为,形成他的科学良心。这些规范简单说来是:普遍性(指科学不取决于假说提出者的出身、种族、性别、宗教、阶级、国籍及个人品性),公有性(指科学的发现是科学社会协作的产物),公正性(指科学不容欺骗行为和谋私利行为)和有条理的怀疑论(指科学不承认教条,科学是批判的、革命的)等。

我在上面已经讲过,科学规范的教育应从一个人刚刚走进大学或学术领域就开始,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公正性,就像竞技体育中的 Fairplay 一样,研究生要牢牢记住;抄袭、剽窃、改头换面地移植,是科学研究的大敌。

这是作为科学工作者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此外,还有一系列技术规范必须学习和遵循。其中之一是科技学术论文(包括学位论文、学术论文和学术报告)的写作与发表。它是科学研究最后出成果的必不可少的阶段,无论在写作还是在发表、出版时都必须遵循国际通行的技术规范和原则。为了便于科技学术论文的编辑、印刷、检索、交流与使用,科技学术论文的编写具有统一的格式。我国在 1988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CB7713—87),故论文撰写和出版时,应参照并执行国家标准的规定,遵行学界既定的规范。希望研究生们不要轻视这个问题,否则,一个科班出身的研究生会被认为是没有受过学术训练的人,这是很丢面子的。

十、要潜心学术,不要急功近利

目前,在不少研究生学习中,存在着一种浮躁之风。这是社会上不正之风在学术界的反映,它对于青年学人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所谓浮躁之风是指怀着急功近利的心态,急于求成,热衷跟踪模仿,不愿做深入的研究,追求论文数量而不讲质量。更有甚者,少数人中还出现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学术欺诈行为。我觉得,浮躁是由于心态不平衡引起的,而心态不平衡已成为当前部分青年学人的一种心病。有一些青年学人,心中尽想着如何快出成果、快快成名,行动上便想走捷径,手段上就耍小聪明,甚至为了名利而不择手段。这样的心态妨碍了青年学人潜心学术、追求真理。

另外,我还发现,有好些研究生,胸无大志,把科学研究纯粹作为例行公事,8 小时上班制,双休日不读一点书,也不想科研中的问题,甚至把自己的课题撂下出外打工。这使我很奇怪,一个做学问的人,时间对他(她)来说永远是不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他的聪明和智慧远远超过我们吧!但他每天在实验室工作 14 个小时,夜以继日。他的成功是靠勤奋和钻研得来的。

科学研究的本质是追求真理。追求真理的精神与追名逐利是格格不入的,虽然急功近利还不到追名逐利的地步,但离追名逐利也不太远了。到了那时候,追求真理的热忱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因此,研究生一定要力戒急功近利的心态,甘于寂寞,老老实实做学问。搞学问需要一种安定、宁静的心态,一步一步、一点一滴地下工夫钻研,才能有所成就。急功近利,浅尝辄止是不可能有什么作为的。学问—亡要有建树,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非有卓绝的苦功不可。学术创建要以苦功为前提,何况苦功也并不保障一定能有建树。有人认为,成功并不一定是靠努力,靠下苦功,而是靠机遇、靠运气,这完全是错误的理解。实际上,机遇偏爱有心的人,机遇是学术积累的一种效益,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科学时有重要的“突破性”发现或创见,但它的进展仍是连续性的;某一发现或创见,都是在某一适当的发展背景下产生出来的,不是凭空而来的。明白了这些,便应知道从事科学研究,是须使大力气,不能心存侥幸而期望收获的。

只有不浮躁的人,确立了自己的志向而终生追求的人才能有所成就。故每个研究学问的人应该耐得住清凉和寂寞。没有废寝忘食的勤奋刻苦钻研的敬业精神,是不可能成为好科学家的。我的确很难想像我们有些研究生在从事科学研究时神不守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外出打工,这如何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呢?

古往今来的学术大师们,之所以能取得丰硕的成果,固然有种种因素。但决定性因素,是他们崇尚真理,耐得寂寞,决不追名逐利,志在揭示规律,敬畏实验事实,决不弄虚作假;“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种崇高精神和卓越品格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倡导的。

十一、要有团队精神

在现代社会中,单枪匹马独往独来的科学“骑士”已经很难见到了,也许还有个别的单枪匹马搞理论物理或纯数学的人。现今的科学研究大都是在一个团队(通常是一个课题组或研究组,规模大小不定)的集体中进行的。往往有这样的情况,研究集体的规模越来越大,使用的设备越来越大型化,研究方式越来越社会化,一个人所能做的事和越来越大的科研项目、课题相比是越来越狭小。“大科学”这个科学学的名词便是指的这种规模大、耗资多、集体研究的科学活动。这是现代科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和趋势。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与中科院、国家部委和高校的研究所就是从事“大科学”的代表。

在集体中从事科学研究,团队精神是决不可少的。团队的作用是要使其科技人员之间,以及研究生和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更有效,更有利于激发创造性思维,开展创新性实验。在团队中,每个成员不仅依靠别人创造出来的知识、信息、方法和仪器设备来进行科研工作,更是处在研究集体之中,直接地和其他成员一起为完成同一个项目进行分工合作和奋斗。因此,在这个团队中,特别需要发扬大力协同、团结合作、讲求正气、既竞争又交流的团队精神。每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创见和想法)贡献给它,人人都努力在前人和同辈人的工作上添砖加瓦,各献其长;同时通过相互交流和批评,使科学思想(创见和想法)得到肯定、修正或扬弃,由此得到启发和提高,既合作又竞争,共同推动学术发展和进步。

我常常评阅一些博士学位论文,发现了一个普遍性的现象。那就是,在一些大的课题组里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其学术水平普遍比小的课题组和单干的要高一些,发表的文章也多一些。这固然是由于前者的经费充足、仪器设备先进、课题又是学科的前沿,但主要是有集体群策群力的力量。由此可见,一些优秀的研究生奔向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与中科院、国家部委和高校的研究所是一个正确明智的选择,因为一个好的实验室有好方向,有好条件,有好团队,远比单纯有一个名师还要好些。

大多数研究生在团队中受到了集体的熏陶,思想认识有很大的提高,认识到从事一项事业,单枪匹马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依靠团队的集体力量,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在团队中,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向优秀的团队成员学习,时时催促自己、鞭策自己自我充实;此外,要尊重团队内的每一位同志(不仅是老师和同学,包括一些技术人员和技辅人员),努力向他们学习和请教,与大家一起共同培植良好的团队精神。那种不尊重别人、只想个人冒尖、不善与人合作而且嫉妒心很强的人,是很难做出大成绩的。即使取得——点成就,而骄傲自大必将造成更大的失误。我深深感到,团队的良性竞争的环境往往更能够充分体现个人的价值,敦促自己进步,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使自己更加优秀,并形成自己的研究风格与品位。因而一个宽容、善于合作、富有团队精神的人取得成就的机会就更大。这不仅在学校里是这样,将来到社会上亦如此。

十二、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

研究生除了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外,还要使自己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也就是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良好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气质。爱因斯坦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但他把人文精神看得比第一流的科学发现还要重要。他说:“光有知识与科技,并不能使人类过上幸福而优裕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的理由把高尚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置于客观真理发现上,人类从佛陀,耶稣这些伟人身上得到的教益,对我来说比所有的研究成果更为重要。”这就是说,一个人没有人文精神的涵养,即使学富五车,在精神境界上也未必远离禽犊。

现在我们看一个人,除了知识和能力之外,就是看他(她)的人品怎样,为人如何。有一份报告说,一个人的成功,70%~ 80%决定于情商,20%~ 30%才 是智商。不管这个比例数字出入有多大,但情商起决定作用是肯定的。因此,学校的教育应以人为本,学校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场所。它的任务首先培养的是人 (大写的人),其次才是学士、硕士、博士等。人都不会做,学士、硕士、博士等学衔一钱不值。一个人即使才高八,但没有一颗高尚正直的心灵,也永远不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只能成为更具杀伤力的“害群之马”。

因此,研究生在求学期间要提高自己人文素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纯洁的道德情操的人,一个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以及敏锐的审美能力的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一个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人。

结束语

国家花了这么大的气力办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当然是因为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需要大批优秀人才。我认为,培养研究生,就是要为国家培植将才或者是拔尖人才。研究生要成为未来的将才,就需要在研究生期间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我把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写成这 12 条忠告和建议,献给研究生同学们,这也是对你们的希望和要求。这 12 条归纳—下,就是,

  1. 一有志向、
  2. 二重学问、
  3. 三求明师、
  4. 四要热情、
  5. 五要精读、
  6. 六要多思、
  7. 七要诚实、
  8. 八要怀疑、
  9. 九靠方法、
  10. 十莫浮躁,
  11. 十一团队、
  12. 十二人文。

如果要问,这 12 条中哪几条更为重要些。以吾之见,未来的将才博士研究生在为学方面需要锻炼自己三种最不可缺之德性:即志向、热情、怀疑精神。这 12 条以此三条为本。讲得更明白一些:我为什么来读研究生?我抱什么态度进行学习与研究?我以什么思想来从事科学研究?如果把这三个问题想通了,就会在自己心中怀有一个崇高的目标,满怀热情面对科学问题,有自信、有胆气,敢于提出怀疑,并为实现这一日标努力奋斗。

诚然,为人和为学是一辈子的事,并不是在研究生阶段短短几年都能做得很好。愿大家一起努力,使自己的学识有很大的提高,成为一个德才兼备、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追求卓越,传承拓新,诚重劳轻,求深愿达。

我寄大希望于青年学人们。


  1. 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 年第三期,PDF ↩︎